2023年4月12日刊| 总第3203期
(资料图)
交换的人生重整归位,脚下的路继续绵延。当命运交缠的高加林(陈晓 饰)和高双星(王天辰 饰)最终达成和解,再一次并肩站在陕北绿意盈盈的高坡上时,《人生之路》也迎来了情绪澎湃的大结局。
此时回溯观剧心路,觉得既漫长跌宕又恍如一瞬。
漫长跌宕是因为《人生之路》史诗笔法的改编。电视剧把原著小说时间线拉长了,空间范围拓延了。从80年代到世纪之交,从陕北到上海,以高家林、高双星、刘巧珍(李沁 饰)、黄亚萍(张嘉倪 饰)、马栓(唐曾 饰)为代表的一代青年遭遇的苦难与机遇,经历的成长与流动,汇成了一幅跨越城乡、鲜活涌动的时代卷轴。
恍如一瞬是因为《人生之路》的开放结局。就像《人生》的故事结局并不是高家林的人生结局那样,《人生之路》的故事虽然行进到了终点,但每个人物的命运都好似翻开了新篇章。在探向人生未尽之路的目光中,过去的不幸与挫折就成了恍如一瞬的过眼云烟。
《人生之路》正是一次敢于探向“未尽之路”的改编。它继承原作精神,拍出了命运的难以违拗和出乎意料。同时,它又将主角们丢进了起伏的时代浪潮,在绵延的人生中,拍出了奋斗和自修自悟能够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。
从陕北到上海
如何能让改编与当下观众“相关”?
续写人物命运,算是既能为故事扩容又能拉近与当下时间距离的第一选择。但《人生之路》并没有满足于这个标准答案,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步,叠加了上海这个城市空间,并在后十五集将上海做成了主要叙事背景。
就改编技巧而言,这个空间拓展相当巧妙。它一方面相当合理。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改革年代,厚积薄发的高家林来到上海施展抱负,有很大可能。另一方面又极富戏剧性。他和高双星在上海的汇合,将“替身”桥段从怨念变成了悬念;他和巧珍、黄亚萍在上海的再次聚首,也将“负心”演绎成了恩情和爱情间的选择。
不过,《人生之路》从陕北到上海的空间迁移,更深的意味在于和时代发展主题的共振。
剧集前半部分,《人生之路》把高加林生活的陕北高家村,拍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缩影。
这里有着传承多年的人际结构。像高明楼(林永健 饰)那样照护着全村人的村主任,以刘立本(刘威 饰)为代表的会挣钱的“二能人”,类似德顺爷(李光复 饰)那样威望颇高的老人,像高玉德(李宝安 饰)那样老实刨地维生的农民……这几类人在每个村子都不会缺席。
高家村也有着当时农村短期难以改变的贫困。破旧的村小和落后的教育,无处不在的城乡歧视,以及只能向土地要饭吃的艰难生计……正因如此,不愿意被困在土地上的高加林才无比渴望去大城市实现理想。
而上海,正是寄托了当时无数有志青年理想的机遇之地。值得细说的是,《人生之路》中的上海,并不是象征高加林实现阶层跃迁的地理符号,而是活跃着各色人等,涌动着时代浪潮,机遇和考验结对而来的上海。
这是一座足够大,也足够包容的城市。初来上海时,高加林便和萍水相逢的打工青年刘奇勇(蒋宜儒 饰)结成有难同当的挚友,在小吃店老板姚阿姨(岳红 饰)的照顾下落下脚跟,又在陕北结识的上海大学生陈方明(张天阳 饰)的帮助下,抓住了人才流动的机遇,考进了报社。
但想要在这座人才济济的城市扎根也并非易事,高加林也不例外。在报社他要从校对的基础工作干起,要去夜校学习补上学历短板,落脚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局促的半间阁楼。
如果说,初出陕北时,高加林身上还带着点德才超群的骄傲,扎根上海则让他找到了滴水汇入江海的谦逊感。
主角的命运坐标从陕北挪移到上海,也让个体更直接、自然地参与到了时代进程中。成为记者的高加林报道过外国人在上海郊区种菜的新闻,追踪过股市初兴时掀起的社会风浪,为城乡结合的情感纠纷主持过公道,甚至还成为了最早追逐互联网浪潮的那一批……
这样的《人生之路》,兼顾了对乡村生活和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呈现,激活了更多观众对社会事件的公共记忆,也成功地在经典和当下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。
拉长的命运
时空的拓延,始终是为人物命运弧线的演绎而搭台。故事可以戛然而止,但人生总是漫长之路。《人生之路》对原著最值得称道的改编,便是对主角命运的续写。这是“走路遥之路”的改编,也是对观众期待的回应。
在《人生之路》中,首先得到舒展的是高加林的命运线条。这个融浸着路遥个人人生经历的人物,是那一代有志知识青年的代表。
从客观视角审视,这个人物是不幸的。先是高考被顶替,后又错失教师转正名额,好不容易在宣传干事的岗位上干出了成绩,又因为走后门的“原罪”回到了土地上。命运的大手翻覆无常,留给了他苦难绵绵的青春岁月。
但就个人主观而言,他又从来没有放弃努力。当民办教师时,他倾注热情让破败的村小恢复生机;做宣传干事时,他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,连采写加拍摄总是冲在新闻一线。
这样一个人,会一直沉浸在对命运的哀叹中吗?显然不会。因此,在《人生之路》中,高家林以文学创作为杖,走出高家村,走进了大城市。这样的命运续写,是参考路遥人生经历的的摹写,也是一个勤于自修自悟,敢于对抗命运的青年人必将踏上的道路。
从小说到电视剧,命运得到重大改写的另一个人物是刘巧珍。
路遥笔下的巧珍是理想女性的代名词,她虽然没读过书,但对周遭事物却有着超常的感受与理解能力,对美好爱情有着执着的信念。她有着传统女性纯真、善良、热情,乐于奉献的特点,又有着叛逆和敢爱敢恨的一面。她还热爱劳动,热爱陕北的土地、阳光。
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刘巧珍,不会因为一段失败感情就为人生画上句号。《人生之路》从三个层面续写了巧珍的成长,将这个带着悲剧色彩的女性,塑造成了当代观众心目中的理想女性。
首先在爱情上,她虽然错过了高加林,但找到了和她一样质朴、坚韧的马拴。他们都有着昂扬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,组成了一个能够共同穿越风雨的小家庭。
不过,婚姻并没有为巧珍的成长划上休止符。在上海的闯荡中,巧珍先当保姆后开面馆,接着又承包食堂、做中央厨房,在拔土离乡的环境中坚持靠自己、求独立,完成了自我的二次成长。
同时,她还在命运的延长线中找到了与高加林相处的合适距离,与曾经的情感竞争者黄亚萍也达成了和解。所谓“有情人终成兄妹”,观众们在弹幕中的总结,调侃中不失温柔。
还有两个小说中被略写的人物,在《人生之路》中得到了命运的完整呈现。
一个是顶替高加林名额的高双星,一个是与高加林相爱的黄亚萍。前者从“替身”视角写就副线,呈现了高加林的镜像人生,也演绎了另一种失去自己人生的悲剧;后者则打开了新女性的视角,透视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现代女性,在爱情中的平衡和选择。
苦难能磨砺心志,释然能照见新生,回头能重寻彼岸,坚守最终指向幸福。这组人物的续写,都循着他们的性格本然和青春轨迹,在时间长河中准确捕捉到了命运回音。
回响绵绵不绝
最后,还想聊一聊《人生之路》在戏剧结构上的匠心。
高加林和高双星的平行命运和错换人生的最终归位——这两大故事核心驱动力决定了对比和因果循环是《人生之路》的关键词。但主创并不满足于仅在粗线条上呈现,还铺垫了大量阶段性的对比和因果循环。
主角几乎在面临每个重要抉择时,都有参照人物在旁。比如,当巧珍毅然决然地要与高加林牵手时,同时发生的还有香香和喜喜的私奔悲剧。当高加林在刘巧珍和黄亚萍之间徘徊不定时,同事家乡下媳妇的彪悍来访,则为他敲响了半城半乡家庭的警钟。
而因果的命定循环,更是无时无刻不在高加林的生命中显现。当民办教师时,让他摸进文学之门的,正是一篇讲述学生满囤苦难家境的纪实文学。然而,最终让他错失教师转正机会的,也是在县城实地教学中意外出车祸的满囤。当宣传干事时,让他获得去上海发展机会的是与亚萍的爱情。同样,让他被人检举最终跌入人生谷底的也是与亚萍的爱情。
对比中能见选择的决定作用,因果循环中能见命运的必然与偶然。人生就是这样做了选择就有回响,看似偶然却带着必然的结构。《人生之路》这样的立意传达,为《人生》找到了当代性和通俗性,也为经典通向“传家经典”找到了新思路。
结语
在当下严肃文学影视化的浪潮中,《人生之路》对《人生》的成功改编具有启发意义。
它有对原著文学精神的继承,也有对作者核心创作理念的入微探查。但它并没选择谨小慎微的还原,而是在小说中挖了一口深井,从中汲取营养。
通过对时间尺度和空间坐标的拓延,《人生之路》既拍出了个体命运的曲折跌宕,又照见了澎湃的时代浪潮。这部剧不是知识分子高加林的个人抗争史,而是起点不一、出身不同,但却有着同样美好生活渴求的一代青年的成长史。他们螺旋上升的命运中,暗藏着这几十年来中华民族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答案。这也正是《人生之路》这次经典改编的史诗意义所在。
【文/铁皮小鼓】
标签:
滚动